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化瑶族自治县为破解大石山区土地资源少、群众增收难问题,充分挖掘农村空闲庭院潜力,利用剩余劳动力和劳力的剩余时间,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实现小庭院大增收。
一是突出规划先行,带动群众参与。抓好规划引领。立足农户房屋结构特点以及传统种养习惯,利用群众自有院落空间、资产和资源等,引导打造“小菜园”“小养房”,采取间、混、套的方式,推动生态循环立体种养,探索多维度庭院经济发展新模式,逐步形成“地面有菜、栏(池)内有畜禽(鱼)、树上有果、空中有景、楼台有花”的庭院立体式发展格局。制定激励政策。出台《大化瑶族自治县2023—2025年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实施方案》,明确年度目标任务、发展模式、政策支持和保障措施,力争到2025年,全县庭院经济实现县域内产业带动全覆盖。鼓励群众参与。采取“先建后补”模式进行奖补,充分调动农户发展庭院经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2023年以来,全县累计有2.9万户农户发展庭院经济,其中脱贫户和监测对象18749户;打造庭院经济示范村81个、示范安置区4个、示范屯550个;共落实特色产业以奖代补1.3亿元。
二是立足乡土资源,激发庭院活力。发展特色养殖。依托优越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七百弄鸡”“七百弄山羊”等特色产业,激发庭院经济活力。目前,全县“七百弄鸡”养殖已突破307万羽,“七百弄山羊”突破32万只,年出栏量分别达210余万羽、21余万只,已成为本地的主导产业。发展特色加工业。积极引导有条件的农民因地制宜发展白玉薯粉、旱藕粉、红皮花生等食品加工,壮大庭院经济,做强“土字号”乡村特色品牌。发展特色手工艺品。依托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育乡村工匠,发展特色鲜明、带动作用明显的非遗工坊。引导文化创意公司、民间手工艺人等领办或创办一批家庭工厂、手工作坊,发展砂纸、红糖、藤编等传统家庭手工业。2023年以来,累计带动和吸纳群众就业创业3.2万余人,其中脱贫人口7300余人,人均增收1000元。
三是创优品质品牌,扩销路助增收。树立大化“美食之乡”整体形象。立足“中国长寿特色美食之乡”“中国绿色食材基地”,依托优越的生态环境及地方传统美食文化,重点打造“七百弄鸡”“七百弄山羊”“大化白玉薯”等特色地标产品,推出系列菜品和农副产品,扩大“三品一标”区域品牌影响力,把“小庭院”打造成“大产业”。联手东西部协作打造“圳品”。大化“七百弄冰鲜鸡”“东皇岭沃柑”等4个系列产品获得广西优质农产品“圳品”认证并进入广东市场,“七百弄鸡”进入香港市场,获得香港优质“正”印认证。其中“七百弄鸡”销售额达4900余万元,户均增收4500余元。拓宽销路助农增收。在线上和线下组织庭院经济经营户与超市、酒店、网购平台、社区团购和文旅经营主体对接,引导庭院经济产品进入市场。2023以来,“832 平台”销售大化农产品达4500 余万元,带动庭院经济农户户均增收2500元以上。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