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当前,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安徽省蒙城县将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斗争精神,以改革的办法化解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深层次问题、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提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找准在国家战略中的定位,弄清“蒙城有什么”“优势是什么”“群众要什么”“未来成什么”等关键问题,更好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蒙城篇章,做到既为一域争光、更为全局添彩。
全面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建设承东启西、“左右逢源”的枢纽蒙城。对蒙城来说,抢抓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中部地区崛起等国家发展战略,建设区域交通中心、商贸中心、物流中心,是蒙城融入新发展格局、服务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蒙城把构建内外联通、高效便捷的商贸物流网络作为深度参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基础支撑,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落实落地,高水平建设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切实把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交通枢纽优势转化为“左右逢源”的产业优势、发展胜势。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基础稳固、动能强劲的工业蒙城。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只有强化经济安全保障、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稳定的物质基础。蒙城将坚持工业强县、科技强县不动摇,立足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食品制造及农产品加工等三大优势产业,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构建符合蒙城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先立后破,推动“科创+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聚焦传统产业升级,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加快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推动“老树发新芽”;聚焦新兴产业壮大,围绕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高端绿色食品等重点产业,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推动“树木变森林”;聚焦未来产业布局,围绕先进材料、低碳能源、低空经济等重点赛道,超前布局、滚动培育,推动“小树变大树”。
高质量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人文彰显、生态宜居的幸福蒙城。对蒙城这样的人口大县、后发地区来说,城镇化既是短板所在、落差所在,也是潜力所在、机遇所在。蒙城将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和公共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有机更新,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活力,建设淮河生态经济带上宜居宜业宜游的中等城市;着眼满足群众精神富有的需求,以文化传承推进文旅深度融合,挖掘庄子文化、新石器尉迟寺遗址文化、红色文化等地方优秀文化,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设“庄子故里·逍遥蒙城”特色彰显的历史文化名城。
大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田园蒙城。蒙城将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千方百计稳面积、提单产、增效益,深化“供耕种管收销”六位一体农业生产大托管,以服务型适度规模经营推动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带动小农户多种粮、种好粮,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个首要任务落到实处。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重点发展精品粮油、生态畜禽、绿色蔬果等优势特色产业,推动形成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藏、运输、销售等上下游一体的全产业链,高水平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打造具有蒙城特色的“粮食强县”“畜牧强县”“蔬菜强县”。深入实施“千万工程”,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扎实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建设彰显田园风光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涵养“矢志不渝守初心”的深厚情怀,切实增强为民造福的责任担当。蒙城将始终牢记“为了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百姓心为心,持续抓好“衣食住行”的基本民生、满足“安居乐业”的多样民生、兜牢“安危冷暖”的底线民生,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始终牢记“依靠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做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始终牢记“我是谁”,找准人民公仆的角色定位,把党性体现在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上,凝聚起“比铁还硬,比钢还强”的团结之力,带领群众创造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业绩。(安徽省亳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蒙城县委书记 孔祥永)
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