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用创新实践探索“六个示范”领跑县城建设新模式

2024-12-20 10:13

汉阴:用创新实践探索“六个示范”领跑县城建设新模式

2023年5月26日,陕西省住建厅印发《住房城乡建设工作简报第5期》工作文件,汉阴县以县城建设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分析为抓手,深入开展县城建设年度评估评价工作,受到省住建厅肯定并作为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参考学习。2023年6月6日,陕西省住建厅发布了2022年度全省县城建设示范县拟命名名单,汉阴县位列其中。
作为国家级卫生县城,全省县城建设示范县,近年来,汉阴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干净、畅通、宜居、文化”四个城市建设目标,致力于打造陕南高质量发展桥头堡,在县城建设上绵绵用情、狠狠用力,扎实推进城市精心建设、精细管理、精致发展。先后被省住建厅命名为全省县城建设示范县,荣获陕西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优秀等次,用创新实践探索出了“六个示范”领跑县城建设的汉阴模式。
干净示范,擦亮县城建设示范县“招牌”。
——干净城市是颜值和价值的体现,城市干净是民生和掌声的彰显。
汉阴县从城市道路的干净、建筑墙体的干净、门店卫生的干净抓起,对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集贸市场等重点部位环境卫生逐一整治,进一步向病媒生物防制、健康细胞建设等工作内容延伸,触及每一个城市群众的思想意识和个体灵魂。通过市场化改革环卫清扫保洁工作,同时引进两家公司推行“比学赶帮超”的竞争机制,实行“3456”(每日喷雾3次、机扫4次、冲洗5次、洒水6次)的标准化作业,路面机扫率提升到70%以上,“步行数百米不见纸屑、头顶蓝天不见蜘蛛网、河水清净澄澈”已经成为日常真实写照。

畅通示范,打通县城建设示范县“堵点”。
——畅通城市是效率的直接体现,城市畅通是便捷的直观感受。
汉阴县从主干道的畅通、背街小巷的畅通抓起,对人行道、车行道、小区、社区、城区逐一疏通,进一步规范停车管理和标识标牌设置,人行和物行更加顺畅。创新建立了车辆停放规范管理“城警联动”机制,科学实施三期停车收费管理并平稳运行,根治了停车难、停车乱问题。围绕城区“五纵六横”路网体系,新建了花扒路、永康路、吉祥路、长乐路西延段等道路,实施了迎宾大道、北城街东段、汉太路、杨家坝一组道路、档案馆道路改造,打通了凤堰路、龙杨路、县幼儿园周边、太平四组实验中学周边等断头路,即将开工建设火车站路、月江北路,共新增道路5.33公里,改造道路4.77公里,消除了“肠梗阻”、畅通了微循环。

生态示范,增添县城建设示范县“亮色”。
——生态宜居是汉阴城市建设发展的主攻方向。
汉阴县委、县政府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和生态建设,特别是实施绿化提升、月河生态修复和公益众筹认建认养绿地树木三年行动,以月河为轴,蓄水成湖、治水成江,彰显月江夜韵特色魅力,打造一河两岸绿化、亮化、美化多点支撑的城市会客厅,生态宜居的城市内涵充分彰显。秉持让群众“走出房间,感受空间”的健康生活发展理念,围绕“一园一主题,一域一风景”的建设思路,积极构建“城市公园”全域体系。三年来,200余亩滩涂变绿地,花月湾迎宾公园(占地80亩)、河滨健康主题公园(占地31亩)、吉庆路消防主题公园(占地30亩)、县城观音河湿地公园(占地50亩)、凤台公园(占地33亩)相继建成融入百姓生活,与汉阴最大的龙岗生态公园(占地 1170亩)一同构筑起“六大”高品质健康生活聚集地。

宜居示范,筑牢县城建设示范县“基础”。
——“职住平衡、舒适宜居”是汉阴城市建设发展的根本目标。
汉阴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推进碧桂园第四代建筑,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升级,纵深推进“气化汉阴”建设,深入推进“五城联创”(卫生县城、森林城市、文明县城、生态园林县城、综治优秀城市),重点抓好停车、物业、给排水、绿化、充电桩等运营管护,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升“321”基层治理和政务服务标准化工作质效,增进居民对社区大家庭的归属感。2022年新开工棚改项目20.3万平方米,新增小区停车位638个,新改造老旧小区3个,惠及群众696户,经验做法被省住建厅在“秦住建”专题推广。以“幸福里”、“金河湾”、“公园里”、“花月新苑”、“月河盛苑”、“自强森林城”等现代居住核心区为载体,科学延伸开发中高档地产及城市综合体,为城市投资者、创业者、就业者提供住房保障,全力打造宜居宜业门户。五年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64.4万平方米,房地产增加值占县域GDP的比重达到4.1%。

便民示范,提升县城建设示范县“温度”。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享”,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打造一座有共鸣的城市。
汉阴开展“宜居城市建设金点子”有奖征集活动,集众智推行适老化、适幼化、便民化、安全化、舒适化市政设施改造。新建集成移动式公厕3座,管理提升公厕23座,建成健康步道7600平方米,增设、维修健身设施23套,引进松果小黄车1500辆,新增电动汽车充电桩8处、非机动车充电桩64个。标志性客运枢纽火车站进站广场建设项目开工建设,凤台公园188个地下停车位、老体育场地下450个停车位对外开放,不仅大幅缓解了城区停车难问题,还进一步完善了城区应急避险功能,实现了战备、经济、社会效益三位一体。同时,持续加大对文化、体育、社区、社会保障等民生工程投入,健全覆盖城乡、普惠共享的公共服务体系。建成投用了凤台小学、第三幼儿园、实验中学等6个教育项目,城区办学条件显著改善,中考良好率由 2018年的12.3%提升到2022年的29.7%。高考二本上线率由 2018年的 80.9%提升到2022年的87.1%。实施建设了县人民医院南区分院、涧池分院等5个项目,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县域内就诊率由83%提升到 90.1%。
富民示范,激活县城建设示范县“动能”。
——坚持产城融合发展,让城市有活力,市民更富裕。
汉阴县最大限度发挥各版块区域的区位、交通、生态、产业、人文等优势,强化产业支撑,进一步激活高质量发展动能。通过强化中心城市功能错位,加快推进城市重心转移,以“产”做文章,建好五大组团,构建起了产城融合发展新格局。老城组团以文峰塔为标志,建设老城文化街区;城东组团重点发展电子线束、电子智能穿戴等产业体系,打造创新发展引领区;城西组团布局发展书画软装、文化创意、中医康养等业态,搭建陕南非遗文化展示展演展销研习交流体验平台,打造城市文化新高地;城北组团依托22家金融机构,打造汉阴小微“华尔街”;城南组团以五大城市综合体为中心,推动现代商贸业集群发展。县城经济总量由 2017年的55.7亿元(全县经济总量为95.2亿元)提高到 2022年的 75.8亿元(全县经济总量为119.6亿元),5年提升20.1亿元,占全县GDP的比重由2017年58.5%提高到 2022年的 63.4%。克服疫情影响,全县近五年的GDP实现了年均 3.9%的增速,并高于安康市平均增速水平0.6个百分点,在全省76个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名中位列第34位。(图文供稿:汉阴县住建局  张珍珠、谢辉、王磊)

来源:中国网